傳媒的無形影響力

傳播媒體發展日新月異,由以往的報章雜誌、電視和電台廣播,到現代網媒、YouTube、社交平台等新媒體興起。資訊由單向變為互動,傳媒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及理解兩性關係的看法呢?

採訪: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
編輯:謝芳

月前,由愛家共融網絡主辦,多個基督教團體協辦的「基督教性倫理峰會2017」上,多媒體創作總監、有「狗仔隊之父」之稱的歐建樑先生(春麗)及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歐陽家和先生(家和)暢談有關傳媒及流行文化對影兒童及青少年影響。

傳媒的吸睛大法

春麗以他身為男士卻改這個女性名字(春麗)的來由,解釋傳媒「吸睛」(吸引眼球的注意)的技倆。他說,初入行當記者時,上司便教他要改一個特別的名字,好讓藝人們容易記住他,結果喜歡打電子遊戲機的他立即聯想到格鬥遊戲《街頭霸王》中的「春麗」─ 全世界格鬥遊戲中第一個女性人物。

結果,這個虛擬世界的女性名字成為歐建樑的代號,之後與藝人打交道,的確令很多人難以忘懷和眼前一亮,「傳媒就像我選擇這女性名字一樣,時而顛覆男女角色,時而選取『夠爆』的東西來吸引大家注意。」當時傳媒的價值觀,就是要能吸引人們注意,其動機就是生存。春麗認為很多傳媒不會花時間去報道太普通的東西……如何變得吸引?就是把正常的東西,加進一點點「不平凡」的東西進去。

電影藝文內容充滿曖昧

「早在七、八十年代,部分藝人會刻意打造帶點顛覆男女的形象,如羅文、梅艷芳,男的帶點嫵媚、女的走中性路線,使大家對他們有特別、不平凡之觀感。」春麗認為從「任白」時代至今,不少藝人喜以這類打破傳統框框、標奇立異的形象示人,再加上內在努力及藝術造詣,確是讓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麗指出,在娛樂圈的生態中,由管理層至化妝師、藝人,都會存在一些性取向不同的人,或者他們亦會加點點特別形象去營造特別的自己。那麼在這圈子裡,每個人都顯得特別,大家就會覺得見怪不怪了。

但是,無論他們是刻意營造的,或是自然流露出來的這種流行文化,卻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如何看世界。「一點點的不同,加添了一點點的『曖昧』感,對人來說是有點吸引力。」春麗特別提到早前一個文化活動《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看到由雜誌封面到電影,以及藝人與他們演繹的角色,性別表達的曖昧存在於各種傳媒及藝術之中。他認為看這些曖昧的娛樂訊息,不會令青少年的性取向改變,但會讓年青人對很多事情的界線變得模糊了。

傳媒販賣性聯想‧定性別「標準」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歐陽家和先生(家和)同樣指出,傳媒製造標奇立異,就是從「加多一點點」、「改變一點點」開始。「雜誌以封面標題來使人有性聯想,內裡的文字、配圖,無論是驚艷的或是難看的,使看的人情緒被牽動而深深留下印象。」家和舉例說,一些廣告與天氣報告節目,加入美女、或性聯想的形容詞和影像作為配圖,為的亦是吸引眼球,最終目的仍是為了增加銷售利潤而已。

媒體對男、女性的塑造及描繪影響著大家如何看自己及別人,亦定下了男與女的「標準」應該是怎樣,並對號入座。如果覺得自己「不對」,可能會來個自我改造;若是別人「不對」,就會繼續追尋下一個男女標準。

媒體對性別定型、內容界線難測,如何影響年青人的愛情觀?(下期待續)

 

(編輯按:承蒙明光社授權轉載,文稿經過本網站編輯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