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個好媽媽

Bonita 參加兒子Joshua 學校的運動日,為他打氣。(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撰文:何家惠

女性在照顧家庭的壓力有多大?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月前一份《香港市民生活壓力及生活滿意程度調查》發現,女性較多在健康、家庭或感情上有壓力,且較男性顯著,情況不容忽視。究竟雙職父母工作之餘,面對每日透不過氣的生活,夫婦如何溝通表達?教子方法一個鬆、一個緊,如何協調?怎樣與子女相處?明白孩子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nita 從事保險工作,丈夫是同事,他們一起參與團契,一同受浸,不論在生活、工作和信仰都有很多溝通。丈夫內向、理性,Bonita 外向、感性,二人的性格有很大差異,但不影響他們的相處。婚後,四個孩子先後出世,兩口變六口,蜜月期過後,一家的生活從此翻天覆地。

在孩子還未出世前,Bonita 已閱讀有關親子關係、教養孩童的書籍,並觀察朋友如何照顧子女,好裝備自己,希望以聖經真理教育孩子。起初五年,Bonita都能用愛心和耐心教導孩子,但當四個孩子先後出生,照顧孩子的工作量大增,除了日常起居生活,還要安排很多補習和活動,Bonita 的生活變得非常忙碌,教仔教女就慢慢失去原有的溫柔和耐性。

全家總動員出席兒子Daniel 的小學畢業謝師宴。(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的性格比較急,又有要求,處理事情要快靚正。三子性格內向,他需要時間思考和消化我表達的意思,但我很急,我鬧他時,他又沒有即時回應,我便繼續鬧,結果他承受著我很多的情緒。」

照顧孩子情緒失控

照顧孩子令Bonita 感到越來越吃力。有一次,小女兒在要睡覺的時間執拾鞋子,Bonita 認為這是不對,她便立刻責罵女兒,「執拾鞋子沒問題,但她在不對的時間,做了不對的事情。」每次當她感到身心疲累,情緒就會失控。

Bonita 照顧家庭的張力,還來自於與丈夫的溝通,尤其在管教孩子方面,遇雙方意見分歧,便容易上產生磨察。

「性格差異不會影響我們溝通,在我們互動的過程裡,甚至會有很多不同角度的分享,在主裡一起同步;但當我感到疲累,遇上管教孩子問題時,丈夫又不能給我期望的回應,我便會鬧情緒。」

夫婦管教一鬆一緊

管教孩子的方法,Bonita 較嚴謹,丈夫較寬鬆。「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例如待人沒禮貌,我認為需要糾正,但丈夫覺得不用理會:『其實佢冇嘢,唔駛理。』我覺得丈夫不明白我的處境,照顧孩子的事好像只有自己獨自處理。」

四個小朋友有各自的興趣,Bonita 要為他們安排不同活動,「我性格外向,喜歡參與很多活動,所以孩子的活動都是密密麻麻的,當我需要丈夫的幫忙或配合時,他就會有些微言:『點解要搞咁多嘢?』」Bonita 心想:「我也是為了孩子,為甚麼丈夫不能體諒我?」

子女各有各興趣,性格有靜有動。(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兩年前,二子經常收到學校投訴他上堂不專心,專注力不足,老師建議做些評估,檢查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其實我和丈夫覺得孩子沒問題,但因學校給我的壓力,我也想知道孩子出現甚麼問題,但丈夫好像不支持,我覺得他不認同我的想法和感受,便有怒氣,感到不開心。」

同一時間,三子也因為行為問題需要為他重新尋找合適的學校,兩件事同時發生,Bonita 感到壓力非常。「要同時照顧四個孩子的事情實在太多,我開始容易發脾氣,並且察覺自己的情緒難以控制。」

壓力爆煲尋找出路

教養子女的壓力曾一度令Bonita 感到迷失和困擾。她有一次帶着怒氣發短訊給丈夫,發洩情緒,表達不滿:「我真係好憎你,我是感性的,需要表達,但你是內向的,像石頭般,不會表達,讓我感到不被尊重。」

Bonita 心想:「世界越來越複雜,可以怎樣影響下一代,主日學老師一星期見一次,唯有父母才可以影響孩子。」然而,日積月累的壓力,不能控制的情緒,Bonita 開始感到自己的限制。

「在大兒子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用甚麼態度對待孩子,大兒子就用甚麼態度對待弟妹。但為甚麼每天都要鬧仔,覺得好失落,我開始反省教養孩子方法到底欠缺了甚麼?」 Bonita 參加了一個親子及夫婦課程,希望能改善親子關係,倒空自己,重新學習做一個好媽媽。(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