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修補母子關係

母子關係復和後,與婆婆一起開心吃團年飯。

撰文:何家惠

單親媽媽Vienna育有兩名兒子,一個過度活躍,一個自閉症,她沒有選擇放棄,獨力肩挑責任,二十多年照顧兒子的路上,可說荊棘滿途,有笑有淚。 回頭看,她深深體會聖經一節經文:「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28 )上帝的應許是真實的。今日,大兒子成家立室,小兒子更是國際特殊奧運速度滑冰選手,代表香港出戰,多次獲獎。苦盡甘來,令她好生安慰。

大兒子余誠讀小一時,Vienna因家暴而離婚,離婚後半年是Vienna最難捱的日子,住在庇護中心的她精神緊張,「每晚夢見孩子的父親追打我,醒來後感到恐懼和不安,非常絕望。」Vienna最後獲社工的協助得以恩恤安置,並辭去工作,全力照顧孩子。

獨力照顧孩子吃力

照顧孩子的路並不平坦。 余誠只能在課堂開始的十多分鐘安靜聽課,之後就會走來走去,製造噪音滋擾課堂秩序,甚至會走出課室跑樓梯。面對老師的投訴,Vienna無奈和痛心。

有段時間兒子不願上學,經常發脾氣,細問下原來他每天上學都無故被罰站,被老師指住個頭罵:「黐線仔,冇家教!」孩子不懂表達,惟有用發脾氣宣洩情緒。Vienna及後為兒子進行評估,才確診兒子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

「很深刻一次,有老師在其他同學面前鬧我,說我明知自己兒子有病就不應該到學校上學。」老師厭惡和鄙視的眼神,Vienna仍歷歷在目。

與兒子關係疏遠

余誠在主流學校的不愉快經歷, 當小二時Vienna便替兒子轉讀特殊學校。但讀寄宿學校,每星期只能回家兩天,從那時開始他與Vienna的關係變得疏離,並誤以為媽媽嫌棄他。

中一那年,Vienna希望親自照顧兒子,又再讓余誠轉回主流學校,但問題又來了。

一次余誠因與同學發生誤會,情緒失控。「當時我站在窗邊,扶着窗框,希望可以冷靜情緒,但沒有輕生念頭,老師以為我要自殺,要把我送進醫院精神科,及後更轉到青山醫院。」

「當時他的情緒很激動,又躲在床底下不讓醫護人員替他檢查身體,最令我痛心的是,當我離開醫院,孩子大叫不認我做媽媽,因為我不能幫助他。」余誠住院半年,他憶述當時的日子真的很難過,「我沒有精神病,卻要住在醫院,真的很生氣。」此後,母子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照顧孩子路上,一路走來荊棘滿途。

母子關係復和

中五畢業後,余誠報讀一個英文課程,但卻被學校誤導他簽名,使他無故向財務公司借錢,陷入財務危機。沒能力償還債務,每天收到財務公司的電話,令一家人非常困擾。「我記得哥哥發脾氣,打破所有玻璃杯,又弄壞家裡的物品,」弟弟祖堂回憶說。余誠激動的情緒,母子關係更加疏離。

事情拖拉了半年,那時Vienna開始認識耶穌,她唯有尋求神,每天跪在床前禱告,希望上帝可以成為他們家的幫助,解決經濟上的難處,修補母子關係,「我流淚禱告,把所有的重擔告訴神,盼望祂是真實的上帝。」

上帝是聽禱告的神。經過Vienna半年的禱告,有一天兒子突然收到財務公司來電,告訴他們不用還錢,事情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解決了。禱告給Vienna的力量,令她往後繼續凡事用信心禱告仰望神。

因著Vienna鼓勵,余誠也嘗試禱告,特別是把不安的情緒交託主。欠債事件讓他開始感受到從天上而來的能力,更嘗試體會Vienna的愛和付出,主動分享,包括他的戀愛拍拖事,亦嘗試理解她的難處和需要,余誠比從前更加投入家庭生活,彼此的關係慢慢改善起來;「是上帝介入了我們的家,祂用愛修補了我與兒子的關係。」

兒子長大成人,各有所成,Vienna苦盡甘來。

「信仰令我變得輕省,生命滿有平安和盼望。」余誠開心說,主給他一個溫暖的家,從前沒有的,現在全都有,「以前我不知道甚麼是開心,認識主後內心的平安和喜樂的確很真實。」

最近Vienna遇上交通意外,加上健康狀況不理想,剛剛做完切除甲狀腺和腕骨綜合症手術,「我覺得這些都是信心的考驗,雖然身體有痛楚,也曾感到沮喪,但我不會埋怨,相信上帝必與我同在。」(三之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