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子女克服壓力及提升抗疫力 Part 3—孩子渴望被了解

講者:心暖心輔導中心總幹事徐雲生先生
   心暖心輔導中心輔導經理黃潔貞小姐


甚麼是同理心(Empathy)?父母可以嘗試代入小朋友的角色看世界,了解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不是你說一句:「唔洗怕」、「唔洗擔心」,就不怕;反之,可能越講得多就越擔心。

同理心溝通法,是運用這樣一條公式:「你覺得+情緒字眼」,「因為+形容一件事件」。例如,當孩子面對這種景況:因為疫情未受控制,小朋友不能出去公園玩。

父母可以同理心回應:「你覺得好悶,因為疫情又爆發,冇得出去玩。」

有關情緒的字眼很多,包括:憤怒、矛盾、掙扎、好有自信、無奈、孤單、痛苦、自卑、唔甘心、難受、好興奮⋯⋯

藉溝通把情緒說出來,可以讓人理解發生甚麼事?父母這樣回應,既肯定孩子的情緒,亦可令孩子知道和感受到父母明白他。

世上每一個人,都希望被明白、被了解,當你被明白、被了解時,感受原來世界上有人明白我,這種感覺最是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