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輸得起

靈風導讀

你有沒發覺,家中的孩子們總愛鬧彆扭、無所不爭?那怕只是雞毛蒜皮小事,有時一開口便執拗不停。有些父母採放任態度,任由他們鬥過你死我活,我就總是愛管閒事⋯⋯

記得兩姊弟唸中小學的時候,不知誰先挑機?每天為了相爭一個座位溫書,吵得臉紅耳熱,終無寧日,我於是想了個法子,跟他倆簽訂一紙和解協議書,編定每逢一、三、五,他可以坐;逢二、四、六,就輪到她。當每次誰的神經被挑動,便拿此憑據定奪,才好不容易相安無事一段日子。

《塑造好男孩﹣培育下一代男人》一書提到:「如果你有個兒子,我敢打睹他準是個天生的競爭者。他熱愛挑戰,沒有甚麼比取勝更能使他興奮了⋯⋯只要你理解他身上這方面的男性特質,他許多行為就開始變得比較容易理解了。」

這種競爭的慾望在各個年齡的男孩身上都很明顯。歷史告訴我們,諸如:亞歷山大、凱撒、拿破倫、希特勒等率領千軍萬馬,轉戰四方,除了保家衛國,說穿了,是為了征服,愛贏,爭取利益之餘,亦希望帶著戰利品凱旋而歸。

你家男孩可能也具有這種競爭和冒險精神,所謂愛拼才會贏,其實無不可,但切忌為了贏不擇手段。父母不僅要教曉孩子怎麼去贏,還應該教懂他怎樣輸得體面。

腦海憶起小學時一場校際足球比賽,小兒子正選上陣,全隊小人兒奮力應戰,打得精彩,但最終仍不敵落敗,完場時大家垂頭喪氣,為了鼓勵士氣,堅立團隊精神,教練作了一個深情賽後檢討,教練大概是問:在這激烈比賽中,誰最沒有「獨食」之類的話,沒料到隊長想了想,指著小兒子⋯⋯教練的用意想必是,不管賽果輸或贏,最重要是建立孩子的球品,懂得欣賞和感恩。

書中提到,在這個年齡,取勝並不重要,教會孩子正確對待他的憤怒、失望和挫折,才是最重要。

「這並不是說,父母可小看或忽視他在遇到困難時的感受。事實上,我們絕不能低估孩子在重要的活動中表現欠理想的感受。不僅僅在他的失敗,而在於因失敗而感受到的難堪。這對他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

書中強調,身為父母,你對待孩子這些痛苦時刻的反應,將直接影嚮孩子的情緒,父母不可不知。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 《你好,李煥英》,內容講及一對母女充滿溫度的故事,外表肥胖不討好的女兒,一心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如考取好大學⋯⋯可以令媽媽引以為傲,殊不知她經常撞板,但每次當她闖了禍,怕惹媽媽不開心,或以為媽媽定會狠狠罵她一頓時,媽媽總以慈愛的臉容回眸一笑:只想她活得健康快樂就夠了,令胖女兒好生感動。

下次當孩子輸了比賽,又或表現欠佳時,記得跟他說:「沒關係,下一回你會做得更好!」


【延伸閱讀】《塑造好男孩-培育下一代男人》詹姆斯.杜布森博士(Dr. James Dobson)著,福音證主協會,2013年4月初版4刷, 第十一課《讓我們勇往直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