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說心中鬱結(「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九)

摯親離世,無論是成人抑或小孩,都要一起面對哀傷。大人需關注小朋友是否有情緒或倒退行為,例如:發惡夢、尿床、偷東西等,這是哀傷背後無法處理的事情,或可透過遊戲治療紓緩感受。每人總會有關心自己的朋友,成人可向一些深交又信任的友人,訴說心中的鬱結。

面對驟失子女的痛(「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八)

長者離逝,為人子女或已有心理準備;若然驟然失去子女,準沒想過子女在那麼年青力壯時離逝,為人父母的心裡倍感傷心難過, 如何走過哀傷?父母不想勾起難過的感覺,暫時不想提起傷心事是可以理解的。如雙方不想即時說出來,或可選擇書寫心情,彼此紓發情感;又或聆聽一些令人感安慰的詩歌。

悲傷  卻在成長(「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七)

摯親逝世,令人難受,很多時逝者有一番好的心意,很想在世者能夠體會到,透過療傷對話,當追憶細想逝者遺下來的說話時,會發現當中原來有很多祝福。媽媽在生時性格堅強又幽默,她留下來的談吐、精神、人生態度等,下一代雖然不想憶起傷心事,但可以想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例如學習逝者正面的精神,自己也會感到安慰。

夫妻對話渡過哀傷(「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六)

就算是兩夫妻,同樣都經歷過喪失父母的事實,但情境不一樣,二人的感受都會不盡相同,那時候,就得承認真的未能同感對方的感受。療傷對話的意思,是透過兩夫妻的聊天,回想這段哀傷期的點點滴滴,奇妙的是,透過對話,很多時會把一些懸疑,拼湊出有意義的事情來。

親密配偶能體會嗎?(「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五)

親人驟然離逝,令人意想不到,這段日子有時連往醫院探病機會也欠奉,既感遺憾,又倍感傷心,有誰能親會呢?就算身邊最親密的配偶也未必明白。太太喪失摯親感到失落,丈夫很多時認為沉默最是穩陣,太太卻會覺得丈夫太冷漠。換轉是太太安慰丈夫會好些嗎?可能丈夫又不太懂表達情緒。原本恩愛夫妻,不知如何面對,應該如何是好?

思念帶來的意義(「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四)

家人的哀傷需求因人而異,最簡單就是陪伴,陪伴在生的家人,很多時甚至不用說甚麼話, 有時急於說些安慰的說話,反而增加家人的壓力。關懷者只要以同理心及智慧給他們提供支援,如果家人情緒低落,可以直接幫助,煮飯給他們吃,煲湯給他們飲,亦可考慮運用社區或教會的資源;還可為家人禱告,懂得交托仰望神。

走出哀傷(「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三)

每人的哀傷經歷都是獨待的,面對家人離逝,家人不同成員對哀傷都會有不同反應。哀傷是一個過程,因人因事有異,無法預測。有人刻意逃避他人、出外旅行、酗酒令自己不去想、過份投入工作逃避痛苦等,有些人甚至很多年也走不出哀傷。到底如何面對哀傷?3T-Talk(傾計)、Time(時間)、Tear(眼淚),其中隨著時間流逝,也許會沖淡...

愛要及時(「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二)

意外、天災、人為災難、疫症、戰爭等驟然而至,誰都不想面對,我們深愛的人突然失去。有人說,失去父母等如失對過去,好像失去美好的童年回憶;失去配偶等如失去現在,像是少了一個很重要的幫手、關心同行的伴侶;失去子女等如失去將來,看著孩子從小學、中學、大學畢業,到工作、結婚、生孩子⋯⋯不知將來哪幅美麗圖畫如何畫下去?

當生命走到盡頭(「哀傷輔導.療傷對話」系列之一)

疫情變化不定,面對家人染疫、重病、甚或死亡,家人應如何面對呢?家人關心摯愛親友的身心靈需要時,就算未能面對面,亦可透過視像通話,用簡單淺白的說話安慰他們,跟他們傾偈,心中如有些感激的說話,亦可趁機道謝:「阿爸,你一生好盡責,你一生人照顧咗我哋好多,已經一生無憾,將來天家再見!」希望讓家人走得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