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吃飯的福氣

靈風導讀

在家中,能文能武,十八般武藝樣樣齊的,又豈止孩子一人,上帝造媽媽亦都如此。

記得兒子還少的時候,不肯剪頭髮,我試過趁他熟睡時偷偷拿起較剪,手起刀落;亦曾帶他到髮型屋剪髮,他一聽見電髱的聲音便失控大喊,怎也不肯就範,自從那天,我當起御用「髮型師」來,去買了個私家電髱,一髱便十二年。我又是兒子的補習老師,每測每考,陪讀陪默;我亦是家中的廚師,兒子的合唱團聚會, 他要求我自家烘焙一個芝士蛋糕帶去分享 ⋯⋯

我是平凡媽媽的一員。《塑造好男孩-培育下一代男人》一書提到,「她們是帶著愛心,而且心甘情願地去做的。神使她們在這些地方都很在行,而且給她們對孩子的熱忱,大多數母親是真的願意為保護自己的孩子而獻出生命。」

青春男孩難捉摸

小男孩常常把甚麼都弄得一團糟,在屋子裡東奔西竄,對要求他完成的每件事都會反抗一番。甚至有本事把母親擱在一邊,沒把她的話灌入耳內。

書中提到,對大多數男孩來說,十歲那年是一段「天使期」,這時候的男孩最願意合作、最聽話,也是最討人喜歡。到十一歲時,男孩一般會變得容易煩躁、喜歡爭吵。他可能會惹母親生氣、戲弄自己的弟弟妹妹⋯⋯這表明睪丸素不斷形成和增加,青春期快將來到。十三歲的男孩,常常顯得很粗魯,會刺傷人,把門關得砰砰響,情緒波動很大。但突然之間,他又會搖身變回家中可愛的一員。十三、四歲的男孩有時真的難以捉摸!

有研究指出,陪伴孩子,是親子之間愛的關繫,能給孩子溫暖、愛心和關心的感覺。尤其在每天的四個時段:早晨、放學後、吃晚飯時,以及就寢時,當父母和跟孩子定時接觸,再加其他活動,便能取得最為積極的效果。

陪伴與共餐

記得有一段日子,我任職傳媒機構,每晚很遲放工;但堅持每早扒起身,帶著睡眼充當「柴可夫」送子女上學,先去鑽石山,再到彩虹;不為甚麼,只為刻意製造陪伴的時刻。每趟行程,短短一小時,有時腦際還遊走於夢鄉與現實之間,甚至被警察抄過牌,我們沒有太多叨嘮的話題,就是一起聽聖經故事,這樣一車便四五年。現在回想,仍然回味在心頭。

一家人坐下來一起吃飯,有神奇力量嗎?有另一研究發現,當家庭幾乎每天都安排時間跟孩子溝通時,例如在吃飯的過程中,孩子在學校裡和生活中就會表現得更好。那是因為家庭能給兒童和青少年帶來穩定和健康的心理。重要不是枱上的食物,而是父母經常騰出時間坐下來,一同交流。 家庭聚餐的時間是非常美好的時光,大家可分享所相信的真理,可講述那一天的樂事糗事,孩子們看到了神的愛、神的信實,也就懂得以感恩來尊崇祂。


【延伸閱讀】《塑造好男孩-培育下一代男人》詹姆斯.杜布森博士(Dr. James Dobson)著,福音證主協會,2013年4月初版4刷, 第七課《母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