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孩子人生路(「關上流失信二代的門」系列之三)
信主的父母牧養自己下一代,十多年後信二代不但沒有流失,一家還一起在教會事奉神的見證大有人在。 甚麼是嬰孩奉獻禮?是父母將孩子的主權交給主,那麼安排子女的日常是以神為中心?抑或以父母想孩子怎樣為中心呢?當父母明白當中的意義,往後安排孩子人生的每一步就容易多了。
信主的父母牧養自己下一代,十多年後信二代不但沒有流失,一家還一起在教會事奉神的見證大有人在。 甚麼是嬰孩奉獻禮?是父母將孩子的主權交給主,那麼安排子女的日常是以神為中心?抑或以父母想孩子怎樣為中心呢?當父母明白當中的意義,往後安排孩子人生的每一步就容易多了。
親子牧養的策略不止是聚會,也要想想如何建構家庭能夠參與的經驗,例如:親子短宣、日營、一起服侍的活動等,讓親子擁有共同的屬靈經驗;那麼,家長不只是叫孩子溫書、補習、彈琴等等,談話間也可分享過去一起服侍的屬靈經歷。
有研究指出:信仰傳承的關鍵在於整個家庭重視一起參與的屬靈經驗;另Dr. Kara E. Powell 認為,一個孩子能夠在教會健康成長,長大後不離開教會,通常需要五位成年人給予支持性的關懷。
你知道幸福家庭最重要的支柱是甚麼嗎?夫妻相愛。 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就是父母。 如果爸媽的世界總是火星撞地球,這個家會令孩子感到不安全,他們努力讀書、努力工作有何意義呢?孩子聽話、快樂與否,跟父母是否相愛大有關係。
魯益師(C.S. Lewis)曾說:“If you aim at heaven, you’ll get earth ‘thrown in’. If you aim at earth, you get neither.” 這樣說來,父母要教導孩子追求成功、安穩嗎?不,是要追求卓越!讓孩子一生人盡其才,人生才不枉過。
家庭教育,能夠模造孩子的品格,好的品格是由好的習慣開始。 父母在家教導孩子如何生活,建立好的習慣,包括:守時、節儉、積極勤勞、有禮貌、多欣賞、多感恩等;剔除壞的習慣,例如:不守時、無禮貌、浪費、遲睡、好吃懶做等等。
你喜歡這樣素質的孩子嗎?擁有謙卑的心、感恩的心、慷慨的心和服侍的心。 如果孩子明白他們不是要成就爸媽心中認為重要的事,而是尋求天父在他們生命中的旨意,這樣說來,讓他們明白一生被神所用才最重要。 爸媽如何教導孩子?怎樣才能獲得這些素質?聖靈的果子,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教養孩子的新方向,不是成功,而是追求「卓越」。 甚麼是「卓越」?把孩子擁有的所有潛能、恩賜、強項、興趣、人格優點、機會等等,完全發揮出來!所謂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樣才不枉此生。
在子女成長過程中,作為爸媽,以下十項是你最看重的嗎?健康長壽、學貫中西、天國楝樑、美滿婚姻、兒孫滿堂、 豐衣足食、樂觀知足、體貼孝順、事業成功。 要是有得選擇,那三項是你對子女核心的期望?值得我們思考。
家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經常在家設立很多規條,苦行憎式教養,家就像一座監牢,這樣「唔得」!那樣「唔得」! 又或像警察對待犯人一般,父母經常追問:「你今日去咗邊?」令子女常感到被監管似的。 家,其實是一個講愛的地方,千萬不要成為像貓捉老鼠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