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黏土孩子

兩姊弟健康快樂地成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撰文:陳可欣

做父母不難,學習做個有心、有腦、肯犧牲、無條件付出的父母,卻是一生的功課,殊不容易。且聽Allen和Ruth一套育兒心法。

塑造孩子獨特樣式

現今家長大都希望子女在各方面均有優秀表現,不斷催谷孩子上不同的興趣班,考取各樣證書,卻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Allen認為應先了解子女的特質後再因材施教,「小朋友就像黏土,有不同素質,若然用錯方法去製作,就不能成形。相反,了解孩子是甚麼素質,加上適當的模具用心製作,黏土就能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

Allen和Ruth不希望孩子在太大壓力下成長,故不會強迫孩子學習沒有興趣的東西,反而讓他們按著自己的興趣去揀選課外活動,「例如大女紫牽喜歡做義工,在空餘期間就讓她出席各類義工活動。她從2014年開始就參加不同義工服務,例如協助母校(幼稚園)的開放日,負責攤位遊戲;又會跟隨教會到護老中心及老人院舍探訪;暑假期間加入了青少年綜合服務隊,負責攤位工作及預備小食等。」參加義工活動,除了令紫牽從小便能明白「助人為快樂之本」,也能令她見識增多。

陪伴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要素

現今全職父母不多,父母平日大都要上班,下班後又要處理家中大小事務,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Allen認為願意犧牲自己時間陪伴孩子是十分重要的,「由大女出世開始,我已經沒有看電視,盡量花時間與子女相處,了解他們的喜好。」與孩子的互動時間很寶貴,除了是父母了解孩子的好時機,也可以讓子女盡訴心中情。

「弟弟柏禧雖然很聰明,但卻不太懂得表達自己,所以經常把心事藏在心理。他就像一個吹脹了的氣球,若不幫他放氣就會谷爆,所以為他洗澡時就是讓他訴心事的好時機。」Ruth笑說︰「別人是摸著酒杯底訴心事,我們就是摸著番梘底!」父母多與子女溝通,自然能令兩者更親近,難怪兩姐弟經常都像樹熊般黏著爸媽。

經常臉帶笑容的Allen,原來也有嚴父的一面。(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嚴父出孝兒

子女是父母的寶貝,但總不能處處遷就他們,對孩子的要求亦不能有求必應。Allen 眼見不少父母總是把手機當作讓孩子「坐定定」的工具,孩子想要就給他,但所謂嚴父出孝子,Allen認為有需要時需要嚴加管教。

記得有一次兩姐弟沉迷於手遊中,怎樣叫他們也沒有回應,「我在生氣下便直接拿起他們的電話扔在地上,電話爛了他們就沒有手機玩,自始他們知道如果不聽命令就會失去了娛樂,所以就變得很聽話。」雖然未必是最好的例子,大人也要好好學習管理情緒,但有時適當地嚴加管教也是育兒重要一環。

柏禧就讀幼稚園時就被發現有資優特質,不止過目不忘,而且不用溫習都能考得優異成績,旁人都很羨慕Allen和Ruth有個如此聰穎的孩子,但其實在管教柏禧時殊不容易。「成績是很好,但他並不喜歡做功課,導致欠交功課的情況十份嚴重,老師經常都要追收。」為了令柏禧乖乖做功課,夫妻倆便跟孩子來個約法三章,「如他想打機,便要做完功課才可以玩,這樣才令他欠交功課的情況有所改善。」

孩子是父母的倒模,所以身教很重要,談到對子女的期望,大部份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龍,但Allen和Ruth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下次將繼續分享兩夫妻育兒之道。(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