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勒索

書名:情緒勒索 …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埸間,最令人窒息的相處

作者:周慕姿
出版: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初版:2017年1月

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  杜婉霞

情緒勒索 Emotional Blackmail 這詞彙是來自美國心理學家 Susan Forward ,講述人際關係中一種很操控性,令人窒息而又難以拒絕的病態互動。

但當這西方理論加上台灣心理諮商師的文筆,並以華人文化為背景,就立即令這一個西方理論易於被理解明白:啊……原來就是這樣,是的,就是這樣,難怪我有這樣的反應……我一邊看,一邊做筆記……勒索者所用的方法,被勒索者的困惑都呈現得淋漓盡緻。

情緒勒索通常出現在我們重視、或對我們重要的關係中,如父母、夫婦、同事。書中清楚描述內咎與慣性罪惡感如何形成,我們又如何一次又一次地落入「不能不作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過程都被勾畫得細腻而有層次。

我作為心理輔導員,簡直覺得這書精彩得巴不得所有曾被情緒勒索的人都要認真看一遍,認清勒索者和被勒索者的面貌,及嘗試進行當中的練習,以能好好保護自己的情緒和自尊,使我們走出恐懼和罪咎感的惡性循環,重新經驗愛、親密和信任。

全書分三大部份:

  1. 「情緒勒索」的樣貌
  2. 自我價值感的提升是避免情緒勒索的護身符
  3. 如何擺脱情緒勒索

陳鴻彬在推薦序寫:「孝順,加重情緒勒索的重量。」是的,華人重視孝道,從小教導孩子順從父母,順從權威,但很少教導孩子分辨甚麼是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漸漸地,順應他人,配合他人,成為一種不求甚解的慣性反應,以至當我們覺得他人不合理或想反抗時,也會因怕別人不高興的反應而順應他們,但這做法卻又明明違背自己意願,使自己內心長期充滿著焦慮、矛盾與不安。 因着這長期壓抑或忽略自己,並背負「使別人開心的責任」,久而久之,個人價值被貶低,關係被窒息,很是累人。

幸而本書最後的部份有清晰指引,怎樣透過肯定自己,學習尊重自己的情緒、行為、意願; 肯定自己有權拒絕,並撕下別人加在我們身上的標籤,不再活在别人的期望下,並有權利重新為自己這個人定義自己。

願這本出版一年,就銷售破150000 册的書,給長期受欺壓的你,一個生活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