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情緒有出路(「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九)

受傷情緒有出路(「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九)

有些人已經接受和面對自己悲傷的情緒,並已接受治療,為何心裡仍感空虛? 那份空虛感,未必一定是悲傷,可能是人生階段的轉變、或是危機的出現,例如,人到了退休階段,不知往後日子怎麼過?不知道人生的意義?那種空虛感便油然而生,可留待自己探索,亦可與友人傾談討論。

如何陪伴傷心人(「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八)

如何陪伴傷心人(「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八)

當遇到身旁的人悲從中來,產生情緒強烈,並哭過不停,我們作為助人者,很想把他從困局和情緒中拉出來,但需留意我們的精神狀況準備好了嗎? 我們可有足夠的耐性聆聽嗎? 如果我們能夠準確地深度聆聽,的確可以讓對方得到紓緩和幫助,問題是我們也不知道傷心人何時才哭完?

讓愛滿溢婚姻

讓愛滿溢婚姻

那位設立婚姻的主可以使最死寂的婚姻復活,但他需要我們謙卑下來,渴望活出他的樣式—寬宥、仁慈和愛。 那位滿有能力的主要我們放手鬆開過去,以及一切的傷害,並願意在爭吵中讓步,以便贏取更大的戰役。

從迷失到覺醒(「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七)

從迷失到覺醒(「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七)

Cinny不知道情緒發生了甚麼問題?因為一件事,觸碰了她心底的情緒爆發,一發不可收拾,她沒辦法處理,無法睡眠,對甚麼事都提不起勁,也曾懷疑自己是否患上憂鬱症? 經過專業的輔導,疏理情緒後發現她的創傷來自原生家庭,她感到生存可有可無、被拒絕、不被重視、無法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等等……

尋找痛苦的根源(「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六)

尋找痛苦的根源(「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六)

為何我有那麼多複雜的情緒浮現,說不出是甚麼情緒,又未能放下呢?人的大腦是有情緒記憶系統。你以為過去不開心的情緒可以忘記嗎?情緒是不會忘記的,會儲存在記憶中。 可嘗試在安靜時刻,尋找那種失落的源頭;然後,承認過去受傷記憶所帶來的痛苦,容許真實的感受浮現,跟人分享,用言語表達感受,相信可以慢慢走出傷痛。

走出悲傷有法(「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五)

走出悲傷有法(「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五)

這是一個怎樣的集體失落時代? 失去的反應稱為悲傷。面對失落,你有以下感覺嗎?震驚、悲傷、否認、絕望、焦慮、憤怒、罪惡感、孤獨、沮喪、無助、解脫和懷念等。 面對失落,你有以下的身體感覺嗎?胸口和喉嚨感到緊繃或沉重、噁心和胃部不適、頭暈、頭痛、身體麻木、肌肉無力或緊張、感到疲憊等。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一個人若不打算主動地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他自然沒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緒。 忍耐我們頂撞的主: 讓我的孩子能夠接納自己的情緒和自己,正如你全然接納他一樣。當他不快時,他要誠實地接受一個沮喪、失望、憤怒、嫉妒、挫敗的自己;即使他不喜歡那份感覺,也不要去否定、壓抑它,因為這不會幫助他的情緒轉變。

笑看月圓月缺

笑看月圓月缺

月亮很多時用作比喻家庭關係,最理想當然是「圓滿」,當然也會有月缺的時候,即關係的破損與缺失。 電影《望月》講述一個父親早年離家,只剩下媽媽及一雙子女的簡單家庭,三人互相關愛,但又各懷心事,父親離家是個不能說的秘密;哥哥(陳湛文飾)與妻子面臨離婚,卻為怕母親(李麗珍飾)擔心而在母親面前扮作恩愛;而妹妹(李靖筠飾)在成長...

集體失落的時代(「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四)

集體失落的時代(「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四)

這是一個集體失落的時代(Collective Grief)。當一個社區、社會、村莊或國家面對很大的失去、變化時,例如重大事件發生後,或會出現集體悲傷。 我們如何一起面對?情緒性消費、避難性療癒,例如:食東西、購物等只是短暫情緒舒緩、心理慰藉,始終帶不走情緒,有時久久未能釋懷,甚至帶來抑鬱或焦慮的症狀。

栽培卓越下一代──家長講座 Free!

栽培卓越下一代──家長講座 Free!

我們的下一代是需要有理想、抱負、熱忱,並看見自己在社會裡所能扮演的角色;缺乏這些,他們便容易迷失,找不到人生方向。 這講座將與父母探討何謂卓越人生,並提供方法去栽培子女成為真正卓越的人。 日期:2024年10月11日(禮拜五,重陽節假期)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00 講員:鄭偉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