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質素的交流(「家庭猜情尋」親子講座之六)
誰家爸媽不愛子女?有時愛在心裡口難開,不懂得表達,又或在子女眼中看來爸媽的說話技巧拙劣;但只要爸媽肯付出,肯去愛,已是成功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重要的一步。每晚如能和子女同枱吃飯,是很好的共處時間,嘗試關上電視機,彼此對談交流,可以輕鬆說笑,談趣事逸事,建立有質素的深入交流,並優質的共處時刻。
誰家爸媽不愛子女?有時愛在心裡口難開,不懂得表達,又或在子女眼中看來爸媽的說話技巧拙劣;但只要爸媽肯付出,肯去愛,已是成功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重要的一步。每晚如能和子女同枱吃飯,是很好的共處時間,嘗試關上電視機,彼此對談交流,可以輕鬆說笑,談趣事逸事,建立有質素的深入交流,並優質的共處時刻。
子女好像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將一生的心血傾注作品,或多或少帶有自己的色彩;不過,這並非「我」的作品,孩子本身也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專橫獨裁型、寬容溺愛型、袖手旁觀型的家長,在培養子女上各有問題;唯有民主威信型的家長,恩威並施,能得到子女的尊重和信任。為人父母從來不易,且讓我們一起學習。
香港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日間在公司面對不少人和事已夠煩惱,但求在家耳根清靜,會做袖手旁觀型家長,相信孩子天生天養,跟子女關係疏離甚至冷漠;孩子需要愛,父母很多時會傳送錯誤信息給子女—我不在乎你,令子女鬱結在心。
專橫獨裁型的家長,總是嚴厲對待子女,要子女遵守家規,且絕對服從。另一類寬容溺愛型家長,對子女過度保護,嘗試滿足子女心靈和物質的需求,父母不想破壞親子關係變得有求必應。兩種類型的管教方式都不理想,會造成子女不能獨立成長,或變得自我中心。
現實生活營營役役,父母為工作和生活兩忙,子女又何妨不是?親子總是各有各忙,有時回到家中,要不鮮少開口交談,就是雞同鴨講,有些相對無言,甚至開口「夾唔啱嘴型」,最終大吵收場。 為人父母,要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抑或保持距離,又不致跟子女的關係漸行漸遠?在一定距離中維持良好關係,是一門學問。
有沒發現,你家子女對待家人和對待外人的臉孔和態度,總是判若兩人? 公主病的女兒在學校溫文有禮,在家裡卻經常發脾氣,且蠻不講理,有時面對嘮叨的阿媽,甚至缺乏耐心爆一句:「你好煩呀!」為人父母,或會感到難堪,不知如何面對?
美滿婚姻,需要努力經營。 婚姻進程歷經五個階段包括: 1. 首兩年是青蔥期 2. 第3至10年是現實期 3. 第11至25年是安舒期 4. 第26至35年是更新期 5. 第35年以後是昇華期 老夫老妻,一起走人生高高低低,仍然手拖手行街、看戲、食飯,是你的憧憬嗎?願我們靠主得力,恩愛到白頭。
子女面對的困難、學業情況讓你經常猜想甚麼?你是否想多一點了解子女及自己的情緒需要?想尋找與子女相處的合宜方法?透過這個家長講座,一同學習如何更好地與自己、子女及配偶相處,家庭更喜樂和諧。(講座於7月25日星期日下午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