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崇拜,到底是一個甚麼理念?(「關上流失信二代的門」系列之六)
親子崇拜乃是跨代事工, 一開始由祈禱讓上主介入,由初小到成人一齊祈禱,一齊做簡報,讓弟兄姊妹看到的不是崇拜,而是崇拜背後主的心意是很想我們一齊服侍,一齊敬拜,這是最重要的。
親子崇拜乃是跨代事工, 一開始由祈禱讓上主介入,由初小到成人一齊祈禱,一齊做簡報,讓弟兄姊妹看到的不是崇拜,而是崇拜背後主的心意是很想我們一齊服侍,一齊敬拜,這是最重要的。
信二代隨著大學畢業、進入職場,面對不少衝擊和挑戰,若信仰根基不穩,或會被狂風浪蝶吹走,但請不會灰心,父母在孩子心中種下的養份和種子,只要上帝的時間一到,就能結出果子來,過往所栽種的總不會白費。
如何由爸爸媽媽的信仰,變成信二代的信仰? 在個人進入尋求信仰的歷程,需要有屬靈經歷,體會到神是又真又活的神,確認二代與神的關係,是神寶貴兒女的身份,才願意完全降服,一生跟從神。
信主的父母牧養自己下一代,十多年後信二代不但沒有流失,一家還一起在教會事奉神的見證大有人在。 甚麼是嬰孩奉獻禮?是父母將孩子的主權交給主,那麼安排子女的日常是以神為中心?抑或以父母想孩子怎樣為中心呢?當父母明白當中的意義,往後安排孩子人生的每一步就容易多了。
親子牧養的策略不止是聚會,也要想想如何建構家庭能夠參與的經驗,例如:親子短宣、日營、一起服侍的活動等,讓親子擁有共同的屬靈經驗;那麼,家長不只是叫孩子溫書、補習、彈琴等等,談話間也可分享過去一起服侍的屬靈經歷。
有研究指出:信仰傳承的關鍵在於整個家庭重視一起參與的屬靈經驗;另Dr. Kara E. Powell 認為,一個孩子能夠在教會健康成長,長大後不離開教會,通常需要五位成年人給予支持性的關懷。
如何從小奠定孩子堅固的信仰基礎?首先,從小教導孩子神的話,有關主耶穌的故事,好叫孩子在聖經知識上有根有基,再提醒他們應用在生活中。父母不只是教導,而是要活出信仰來,從小就成為孩子信仰和信心的榜樣 。此外,孩子從小就有敬虔的益友,或是屬靈的長輩。
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個性,有的外向、有的內向,爸媽多會因材施教,同樣地,也可應用在孩子的靈命培育上。亞伯拉罕的子孫,同一個家庭,三代同堂,以撒,雅各和以掃,他們各有不同的屬靈個性。父母可多了解孩子的屬靈特質,有助孩子在屬靈生命上成長。
當孩子進入青少年期,父母對其影響相對減少,有時甚至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親子關係嚴重倒退,更遑論在信仰上幫助孩子成長。當子女有獨立主見和思想,我們如何成為孩子的朋友?要學習成為聆聽的父母,讓年青人感到爸媽是其好朋友,自然樂意分享心事……
孩子在年青時,是所謂的信仰關鍵時期,假若靈命根基膚淺,進入大學,畢業之前,不少年青人便離開自己從少的信仰,大學竟成了信二代的信仰墳場,那是多麼令人遺憾!不想孩子成為掛名的基督徒,就要幫助孩子認清楚,要為自己的信仰負責。幫助孩子有健康的靈命,父母親要從自己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