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證主
暗中行善事(《智財教育—教導兒女智慧理財》系列之十三)
前世界華福總幹事麥希真牧師這樣教導信徒:「個人捐獻要隱藏,因為這代表我們謙卑的奉獻;信徒集體的捐獻,卻是眾人聯合起來公開的見證。」
婚姻困難的出路(「家庭門訓」系列之一)
甚麼是家庭門徒訓練?很多人以為家庭門訓就是談教養子女的培育,事實上,教養孩子只佔家庭門訓的三成,六七成是著重夫婦關係的建立。
教導孩子捐得樂意(《智財教育—教導兒女智慧理財》系列之十二)
《聖經》說:「各人要隨心所願,不要為難,不要勉強,因為神愛樂捐的人。」(哥林多後書九:7)所以無論奉獻給神或對社區作出捐獻,都必須有甘心樂意、無私的態度。
學習對人慷慨(《智財教育—教導兒女智慧理財》系列之十一)
今日中國文化多麼需要這一種慷慨文化。《聖經》說:「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馬太福音10:8下)千萬不要讓孩子把新年看作是「發財」或是白白得到金錢的節日。
我沒半點猶豫要嫁的人是你
認識新娘子很久了,也知道她在情路上的跌跌碰碰,見過她在上一段關係訂了婚最終也要含淚分手是多麼艱難!今次她如此肯定的想與眼前這男子結婚,我為她感恩,也滿心期待看她披上婚紗,用非常確定的聲線宣讀誓詞。
不貪財的好教材(《智財教育—教導兒女智慧理財》系列之十)
「拜年」是對親人長輩的尊敬和關心,親身拜訪,誠心祝福,目的不是去「發財」,切忌心存貪得無厭的態度,不要只為了求得一封大紅包。在這方面,父母一定要趁孩子年幼時多加指導。
慢慢放手讓孩子管錢(《智財教育—教導兒女智慧理財》系列之九)
當子女年紀還小,尚未完全明白金錢的意義時,紅包不應該讓孩子私自動用。父母需要知道子女拿了多少紅包,有多少錢,替他們先行管理這些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