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需要愛

五歲女童臨臨疑被虐致死事件,引起全城熱議,除關注虐兒和家暴等社會問題,傳媒連日追訪報導,都在檢視和監察現行政策的不足;究竟社會還有甚麼不足?人心有甚麼需要?更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傳媒自報導臨臨家中猝死疑遭虐待,生父繼母被捕的消息後,記者慣常地即日臉書起底,搜尋留言上一些蛛絲馬跡,製造人性的矛盾與衝突的表達手法,令讀者越看越憤怒;又定型地發掘和放大死前種種,死前一晚如何過?死狀有多慘?而這些新聞短片,經旁白感性演繹,加上煽情的音樂……如此報導,閱聽人看後有何反應?恐怕只會牽動更多負面情緒,令人越看越「心噏」。

我們有「需要」知道那麼多、那麼仔細嗎?抑或我們好奇「想知」?如果沒有報導的,我們何來八卦?網民又怎會在網上你一言我一語「食花生」?是傳媒生病了嗎?間接令人與人之間拉闊隔閡,多了怨恨,少了包容。

之後有短片流出,有關虐兒事件或早有警號,有跡可尋,但旁人愛莫能助;又有身邊知情人士悔不當初的懊惱留言,社會真的有病嗎?到底社會少了些甚麼?我們又欠缺了些甚麼?為甚麼這些悲劇一宗又一宗發生?如果耶穌今日在這裡(What would Jesus do?),祂會怎樣做?

耶穌二千多年前來到世上,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教導人,並醫治各樣病症,祂看見很多人,就憐憫他們,那些人包括:瘸子、眼盲、聾啞……他們是怎樣的人?在今日的社會,是弱勢社群,都是有需要幫助的困苦人。《馬太福音》十五章32節記載五餅二魚的故事這樣寫:「耶穌叫門徒來,說:『我憐憫這群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裏已經三天,沒有吃的東西了。我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恐怕他們在路上餓昏了。』」耶穌因為有愛,出於憐憫人的心腸,體察身邊人的需要,於是主動伸出援手。

《彌迦書》 6:8 提到:「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當我們今日見到懷疑有虐兒事件,遇到不公義或做得不對的事情,我們可以怎樣做?可以勇於發聲,多行一步,挺身而出。

傳媒少報導煽動負面情緒的故事,閱聽人選擇多看忠於事實的報導,不做幫凶,不煽風點火;社會少點冷漠、怕事、食花生;人人多點愛,多點憐憫 、多了解一下、多關心一句,主動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守護有困難的家庭,也許可叫悲劇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