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的家

怎樣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健康家庭?薩提爾歸納了以下一些特性及表現:

  1. 所有家庭成員都接納彼此是平等的。
  2. 家庭氣氛表現彼此之間的信任、坦誠,能夠開放分享意見及感受。
  3. 有開放接納及真誠的溝通模式。
  4. 家庭成員間互相支持。
  5. 家庭成員能夠分擔家庭責任。
  6. 家人相聚時有說有笑、興致盎然。
  7. 重視家庭傳統及禮儀。
  8. 家庭成員能夠接納彼此的差異,慶幸各人擁有獨特性。
  9. 各人尊重彼此的私隱。
  10. 不同感受都被接納及尊重。
  11. 成員能夠感受充分的安全感,以致他們會冒險作新的嘗試,從錯誤中得以成長。
  12. 成員之間能夠彼此共融、接納及歡喜個別的不同與特質。
  13. 成員間彼此信任及尊重個人和私隱。
  14. 容許成員冒險去闖一闖,從失望及失敗中成長。

(取材自《薩提爾系統短期治療諮商訓練課程實務研習手冊》新版)

從上述十四條的特質,我們大概可以看見健康家庭的圖畫。家裏的人自己獨立自主又能夠合作共融,所以大家的關係是充滿彈性,而有感覺安全可信賴的。這種家庭關係其實都有賴健康的個人自尊。

家的問題經常帶給人很大的困擾。因為我們從家長大,那份身份認同與歸屬的感覺,使我們對大家的一切都很易產生執持、放不下、揮之不去、甚至無奈與傷痛。

生命環調節適應

健康的家建立健康的個人。但是家本身像一個生物個體般,亦有它的特性與生態要求,上述健康家庭的特質是扼要勾劃出一幅小家庭靈活運行的圖畫,像生命環(Mandala)所表示的一樣。生命環包括:理智、靈性、情緒、感官、人際互動、身處情境、營養、生理。環中的每一個部份是相互扣着的,而彼此是串連而且是互通,但又不失各自的獨特性。因為環本身的彈性,它可以調節適應不同的環境的要求,假如其中成員參與冒險的嘗試,其他成員會支持及填補當中的失衡現象。

例如年青的一代想發展新的工作計劃,其他家人在時間上或在金錢上會分擔照料老人家。在健康的家庭關係上,家庭成員可以享受到這種彈性,因為成員之間有足夠的互信及接納,所以他們可以容納及容忍一些反常或反衡的情況,因著家庭成員的接納及支持就可以把家庭調節到一個運作自如的狀態。但是有些家庭卻因為過分關注要維持「家」的完整及安全,會容易陷於過度僵硬,設定過多的規限及要求以致成員感受過重的壓力。

家庭成員之間需要彼此支持,但是有需要設定彼此間的界限,各自維持自己的獨立性,像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兩代之間)、兄弟之間,都不宜過度參與妨礙對方的生活,以致彼此出現另外一種反衡現象。在家庭系統的觀點,我們稱之為「高參與」及「低參與」兩者相輔相成,有一名「高參與」便間接影響另一方成為「低參與」,像一位過度保護孩子的母親,自然孩子亦會發展成過度依賴,較難獨立。長期失衡的狀態便會構成病態及不健康的狀況。

健康家庭靈活彈性

健康的家庭擁有一種自動調節的機制,使到失衡的狀態不會持續存在。不健康的家庭欠缺這種靈活及彈性,會偏重極端的發展,要不是過度鬆散,就是過度局限和拘謹。

生活情趣及慶典是家庭生活的潤滑劑、調味料,以及防腐劑,有助延續「家」的壽命,保持成員間的關係、往來,甚至促使他們把家的傳統傳送到下一代,所以家的規則往往是代代相傳的。

家庭是一小社會。個人從小社會中所經驗的及學習到的一切反應,自然會投射及搬到大社會、社交圈子中再重演出來。

教會、機構、社團是另一種家庭,許多人會因為投入而對這些關係產生很深、很重的感情,容易重覆他們在家裡熟悉的模式。所以在家裡的關係會重覆地出現,例如習慣高壓的父母的人很容易會把需要和習慣投射在要求高、士氣高昂的領袖身上,他們在高調、領袖導向的教會較易投入和習慣。相反地,一個習慣疏離的家庭關係的人,很容易會尋找跟隨較理性、與會友較有距離的牧者或領袖。


【延伸閱讀】《治療由家開始》葉黃仲萍、陳達著,伯特利輔導中心、匯美書社,2013年9月第三版,第六課《健康家庭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