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子女克服壓力及提升抗疫力 Part 5—讓孩子起身再來
面對壓力,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些人遇上壓力,便會逃跑,當「睇唔到,睇唔到 」;有些遇強越強,一定要解決到為止;有些呈癱瘓狀態,好像「腦便秘」;有些適應力很強,懂得應變,面對現寶,想方法去解決;有些則自怨自艾⋯⋯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面對壓力,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些人遇上壓力,便會逃跑,當「睇唔到,睇唔到 」;有些遇強越強,一定要解決到為止;有些呈癱瘓狀態,好像「腦便秘」;有些適應力很強,懂得應變,面對現寶,想方法去解決;有些則自怨自艾⋯⋯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當孩子情緒極度不穩定的時候,家長可用溫柔又肯定的語氣,用手環抱他,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懷、被愛護。教孩子減壓呼吸法,留意和管理呼吸,慢慢地一呼一吸,可以令人平靜;腦部多了氧份,氧份令人清醒,可以幫助孩子安心穩步(Grounding)。
甚麼是同理心(Empathy)?父母可以嘗試代入小朋友的角色看世界,了解孩子的感受。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不是你說一句:「唔洗怕」、「唔洗擔心」,就不怕;反之,可能越講得多就越擔心。這時,也許父母需要運用同理心溝通法,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新冠肺炎疫情再度肆虐,當孩子流露不同的情緒:例如:擔心、恐懼、憂慮,傷心、無奈等,家長可以透過遊戲,例如:抽情緒卡分享心情,去感覺子女的內心世界,嘗試明白子女的思想和感情,令親子關係能夠連繫。
近日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爆發,你是否感到焦慮與不安?家中的孩子,不論甚麼年齡階段,或會感到壓力,家長先要認識子女在壓力下的反應,再應對孩子的負面想法。也許是時候父母找個寧靜的環境,與子女好好對談,肯定和接受子女的悲傷或其他負面情緒,幫助孩子提升抗壓能力,身心健康渡過疫情。
從性格特質透視婚姻關係 (Part 6) 講員: 何述群博士 「我係佢肚裡條蟲,佢戚起條尾,我都知佢想點啦!」 「佢唔講嘢,我都知佢搞邊科?」 真的嗎?夫妻是需要花時間和心力互相進入對方的思想、感受和經驗世界。
從性格特質透視婚姻關係 (Part 5) 講員: 何述群博士 你是看著做、還是做著看的人? 當面對管理生活和生活方式,決斷(Judging-J)的人,是著重結構,按時按序去完成:觀視(Perceiving-P)的人,是即興、順應環境處事。如果夫妻兩人,一個是J,一個是P,能否和諧共處,互補長短呢?
從性格特質透視婚姻關係 (Part 4) 講員: 何述群博士 理性(Thinking-T)的人是動之以理,感性(Feeling-F)的人是動之以情。理性的人講求法理、原則來做決定,感性的人講求感覺、舒服來做決定。當理性丈夫遇上感性太太,丈夫常常批評太太,卻不明白太太通常憑感覺,隨心情感覺良好才做家務……
「從性格特質透視婚姻關係」(Part 3) 講員:何述群博士 不同性格的夫婦可如何配搭?互不批評之餘,又能和平共處? 性格無分好與壞,切忌否定對方的取向,貶低對方。夫妻溝而不通,會流於淺層溝通,形成誤解多於了解,無法彼此欣賞,久而久之令婚姻割裂。
「從性格特質透視婚姻關係」 (Part 2) 講員:何述群博士 外向的妻子喜歡社交,在超級市場購物,不期然跟街坊搭訕傾談;內向、喜愛獨處的丈夫,很快買完所需,便站在街角等候太太。不少外向的配偶會用外向喜歡社交的尺量度,並批評內向配偶木獨寡言,很可能形成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