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 持續學習(「做孩子生命的領航人」系列之二)
根據一項報告指出,人工智能(AI)可以取代相當於3億個全職工作崗位,它可以取代美國和歐洲四分之一的工作任務,這意味著新的就業機會和生產力的繁榮。潮流已經來了!學生不單在學校汲取知識,亦可用AI作為助手,持續學習,才不致被淘汰。
根據一項報告指出,人工智能(AI)可以取代相當於3億個全職工作崗位,它可以取代美國和歐洲四分之一的工作任務,這意味著新的就業機會和生產力的繁榮。潮流已經來了!學生不單在學校汲取知識,亦可用AI作為助手,持續學習,才不致被淘汰。
在變幻動盪的世代,AI人工智能的時代,Chat GPT/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帶來的挑戰,我們作為父母,應該以怎樣的心態了解和面對呢?迎來的AI時代,學習和應用能力,比你讀甚麼知識來得更加重要……
即便父母從小帶孩子上教會、讀經和禱告,孩子到了青少年期還是會反感。怎樣吸引年青人跟你一起讀經禱告?父母保持跟年青人交流和溝通是重要的一步,夫妻同心探討這課題,找一個新的溝通互動模式,相信在主的恩典中在家裡培養敬虔孩子還是有盼望的。
當孩子被送進學校、放在媒體網絡訊息中⋯⋯他們浸淫在世俗世界裡,父母每個主日把他們送進主日學教室,你認為孩子們面對世界教導的謊言能夠站立得住嗎?面對網絡訊息碎片化,孩子們迷失,父母何嘗不迷失?我們在神的話語上不能無知,且需要堅持信仰,從聖經的世界觀篤定地告訴孩子如何看待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家的孩子,不是從學校處失落,也不是從教會裡失落,而是從家庭中失落。家長往往有敬畏的外表卻能說不能行,確實活不出來,我們缺乏生命影響生命的見證,這是父母需要學習的。父母期待年青人擁有成熟的屬靈生命,自己先要跟神建立真正而密切的關係,才能引導下一代邁向屬靈生命成長。
Z世代年青人是非常強調做自己。不少牧者、導師對青少年事工感到棘手,如何能與新生代並肩前行?現代父母面臨很大的挑戰,怎樣把他們引導正路上?怎樣不讓孩子走偏呢?值得關注的是年青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他們被稱為最孤獨的一代。
作為這一代父母一直疲於奔命,拼命在後頭追趕這代年青人,卻永遠追不上,不知道他們的世界在想甚麼,沒辦法理解他們,父母可以換個位置看待年青人嗎?年青人面對的挑戰,父母要批評、論斷,抑或同情呢?我們必須帶領Z世代的年青人走向屬靈成熟,學習根據聖經世界觀進行思考。
年輕人強調社會公義、崇尚真誠,有些會認為成人虛偽、雙重標準,基督徒給人的印象不是愛心,而是論斷;年輕人被科技和社交媒體滲透,面對信二代的流失率,我們可怎樣做?誰能影響孩子的信仰?家庭教育是最能影響,最重要的關鍵。
有調查數字顯示,10個青少年有8位表示他們一定會在結婚前選擇先同居,這包括基督教徒孩子;家長不要輕看這現象,教導子女戀愛觀,不要交給教牧輔導去做,那是父母親該做的事情。年輕家長實需要在家教導子女聖經,打穩信仰基礎。
使用社交媒體面臨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風險。如果很多人喜歡你的帖子,你就會自我感覺良好。但如果點讚沒有達到你的預期,你就會覺得自己很糟糕。社交媒體會耗盡你的快樂,又或給你虛假的快樂,你知道嗎? 為人父母、作為教牧輔導,該如何介入社交媒體對Z世代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