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青人投入喜愛做的事(「正向教育火伴師」系列之三)
正向教育有別於生命教育,它怎樣讓人帶來幸福感?就是把PERMA 理論應用在教育的實踐中,讓學生們認識個人性格強項,聚焦發展個人優勢,彌補個人缺點,找到熱情所在,全情投入去做。當他們全情投入發展某個項目或事情時,與此同時提升學生的抗逆力,就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正向教育有別於生命教育,它怎樣讓人帶來幸福感?就是把PERMA 理論應用在教育的實踐中,讓學生們認識個人性格強項,聚焦發展個人優勢,彌補個人缺點,找到熱情所在,全情投入去做。當他們全情投入發展某個項目或事情時,與此同時提升學生的抗逆力,就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甚麼令你快樂?如何增加幸福感?透過正向生命教育,可以突破負面情緒,由負面變成正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沙利文教授(Professor Martin E. P. Seligman)提出正向心理學PERMA幸福元素。
束濟良(束Sir)是中學老師,他多年來致力應用「正向教育理念」,透過策劃和舉辦活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尋找火熱的夢想(火Passion),幫助他們尋找志同道合夥伴(伴Peer),以及邀請合適的導師帶領(師Coach)。處身眼前的世代,年青新一代需要夢想和盼望,如何成就年青人的舞台,讓他們擁抱幸福感?我們將一一探討。
《逃犯條例》引發的爭議與衝突,教會身處其中面對何種壓力與困擾?針對「反修例」帶來教會的衝擊,福音證主協會在九月中邀請了接近50位教牧同工進行了焦點小組訪談,及後也進行了以信徒為主要對象的網上問卷調查,了解教會身處「反修例」風波中的實際情況。
主題: 追求「自主」與Y、Z世代的的特徵 內容: 如何帶領及培育「沒有大台」,接受由下而上作決定的一代反思;探討新一代牧養模式,既合聖經又合傳統。
上帝對你的入生有何呼召?此課程以發現及發展個人使命的目標,從五個向度認識上帝給我的個人特質,從而嘗試規劃人生藍圖。適合任何人士尋找個人呼召、重訂人生方向,以及生命規劃等。
社會撕裂,教會不能倖免。不同派別、不同意見,教內教外,年長年輕⋯⋯都拒絕溝通,好像被一堵圍牆隔閡。如何讓你擴闊視野,提升能力,突破溝通障礙,以對話化解衝突,發揮教會應有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