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悲傷有法(「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五)
這是一個怎樣的集體失落時代? 失去的反應稱為悲傷。面對失落,你有以下感覺嗎?震驚、悲傷、否認、絕望、焦慮、憤怒、罪惡感、孤獨、沮喪、無助、解脫和懷念等。 面對失落,你有以下的身體感覺嗎?胸口和喉嚨感到緊繃或沉重、噁心和胃部不適、頭暈、頭痛、身體麻木、肌肉無力或緊張、感到疲憊等。
這是一個怎樣的集體失落時代? 失去的反應稱為悲傷。面對失落,你有以下感覺嗎?震驚、悲傷、否認、絕望、焦慮、憤怒、罪惡感、孤獨、沮喪、無助、解脫和懷念等。 面對失落,你有以下的身體感覺嗎?胸口和喉嚨感到緊繃或沉重、噁心和胃部不適、頭暈、頭痛、身體麻木、肌肉無力或緊張、感到疲憊等。
這是一個集體失落的時代(Collective Grief)。當一個社區、社會、村莊或國家面對很大的失去、變化時,例如重大事件發生後,或會出現集體悲傷。 我們如何一起面對?情緒性消費、避難性療癒,例如:食東西、購物等只是短暫情緒舒緩、心理慰藉,始終帶不走情緒,有時久久未能釋懷,甚至帶來抑鬱或焦慮的症狀。
當失去家人、失去一份重要的關係、失去安全、失去夢想⋯⋯感到很傷痛,怎樣回應自己的悲傷呢?我們可以嘗試不逃避,坦誠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到上帝施恩寶座前,向祂說出心底的說話。 透過這些悲傷的經歷,我們才發現人生中重要的是甚麼?這是一個機會,可以跟自己好好相處,在信仰的層面,重新與創造主聯繫。
有兩種憂愁。第一種是世俗的憂愁( Worldly sorrow ),當人遇到悲哀、傷痛,人的本能是想逃避,他們不願意接受自己的軟弱,不願意應對負面的思想。《哥林多後書》七章10節說, 這種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第二種是依住神的意思憂愁(Godly sorrow),是有益的悲傷。那就是相信正在經歷(曾經經歷)的痛苦能為...
生命中我們經常感到迷失、不安、失落,其實情緒背後隱藏著深層的根源和意義;失落,反映了我們內在某種需求或價值感受的缺失。 這種缺失有時來自於生活中的重大變數所引起的心理衝擊,或是我們的童年經歷,這根源可能包括早年的創傷經歷、失去重要人物、或者價值觀的磨擦。
孩子教不好,婚姻充滿挑戰,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生活一團糟,非常艱難,父母不禁問:主啊,你在哪裡? 無論是多麼叛逆的孩子,神賜這樣的孩子在我們生命中,一定有祂的美意,你願意接受這樣的雕琢嗎?甚麼時候放下,甚麼時候看起來軟弱,甚麼時候上帝的力量就在覆庇,我們就可以進入那安息裡去。
18歲以前,如果孩子清楚聖經的世界觀,父母會比較放心讓孩子走進世界。聖經的世界觀有兩個最重要觀念,那就是主權和主場。 甚麼是主權?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屬於耶穌基督,真實知道耶穌基督坐著為王,祂掌管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都賜給祂了,耶穌基督帶領教會和祂的子民,讓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兒童的心理是怎麼發展的? 0至2歲的孩子,是父母對孩子精心照顧的時期;2至6歲是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階段;6至12歲是建立價值觀、道德發展的關鍵期;13至18歲是建立世界觀非常重要的時期,能夠建立起聖經的世界觀來,這個孩子就穩定了。
每個孩子都喜歡故事,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可讓孩子多讀故事,不論是品格故事、抑或聖經故事,讓故事在孩子心裡撒種,把上帝的美善播種心田,之後觀察孩子的言行,當他們出現美言美行,父母便可把這些行為,跟抽像的品格概念關聯起來。
建立親子關係有四個模式,包括:強權式—是以父母為中心、溺愛式—是以孩子為中心、忽略式—是沒有和孩子建立關係,而最佳的模式是,既有真愛,也有真管,都是在恩典底下的真愛和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