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憂愁(「尋找失落的根源」系列之二)


講員:劉佩婷博士
建道神學院輔導系副教授/輔導系主任
葛琳卡博士
拉法基金會義務總幹事兼創辦人


第一種是世俗的憂愁(Worldly sorrow ),當人遇到悲哀、傷痛,人的本能是想逃避,例如:用煙、酒、工作、教會事奉等去逃避這種情緒。他們不願意接受自己的軟弱,不願意應對負面的思想。《哥林多後書》七章10節說, 這種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微笑抑鬱是一種悲傷,是隱藏的痛苦。有些在人前人後是事業成功、婚姻美滿的家庭,但其實背後有苦自己知,夜䦨人靜覺得生存沒甚麼意思,沒有事情值得微笑。

第二種是依住神的意思憂愁(Godly sorrow),是有益的悲傷。那就是相信正在經歷(曾經經歷)的痛苦能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新的意義,在上帝面前承認個人靈性弱點和微不足道,令我們產生轉變,包括情感和思想上的改變。

藉著表達悲傷,感受脆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強壯。


本影片獲拉法基金會授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