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性格 靈巧對答
「從性格特質透視婚姻關係」(Part 1) 講員:何述群博士 一對夫婦,各有性格。要明白,所有性格特質,都是好的。認識對方的性格,起碼就能停止批判對方,避免雙方衝突;知己知彼,留意相處時甚麼時候說話?說些甚麼話?夫妻關係就會更加契合和諧。
「從性格特質透視婚姻關係」(Part 1) 講員:何述群博士 一對夫婦,各有性格。要明白,所有性格特質,都是好的。認識對方的性格,起碼就能停止批判對方,避免雙方衝突;知己知彼,留意相處時甚麼時候說話?說些甚麼話?夫妻關係就會更加契合和諧。
與情緒保持距離 (Part 4) 講員:黃葉仲萍教授(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院副主任、伯特利神學院客席教授) 當人面對精神壓力會分泌一種皮質醇(Cortisol),用來調節身體對外來刺激的反應,又稱作壓力荷爾蒙。如果我們經常幫助自己放鬆,維持一個健康的精神系統,懂得收放自如,人都會健康些。
講員:黃葉仲萍教授(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院副主任、伯特利神學院客席教授) 當自己的精神情緒長時間推到最盡,嚴重者或可引發抑鬱症、情緒病。所以,我們需要懂得對令你煩擾的資訊叫停、關門、熄掣;要不,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講員:黃葉仲萍教授(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院副主任、伯特利神學院客席教授) 當我們不停地想著同一個問題,且不斷重複又重複,只會在同一軌道上,我們便需要把情緒分化(Differentiation),讓自己從困擾的問題中跳出來,走遠一點去看問題。
講員:黃葉仲萍教授(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院副主任、伯特利神學院客席教授) 人有情緒,所謂百般滋味在心頭,但我們往往慣於收藏或壓抑。 近月來,面對社會事件,不論我們透過影像、或親身現場所見所歷,或會有很多感覺,不免會勾起自己埋藏在內心的東西,如果我們沒透過語言加以表達或者整理出來,情緒或會如火山爆發般,一發不可收拾。...
孩子的小小心靈需要甚麼 Part 6 建立孩子對神的態度 講者:梁林天慧博士 孩子需要多方面發展成長,包括:身、心、社、靈,家長把孩子從小帶到神面前至為重要,認識生命本身就是有價值,並不在乎人的貢獻、能力和完美,就不怕人生路上遇到的種種挫折和困難。
孩子的小小心靈需要甚麼 Part 5 放心讓孩子自立和承擔責任 講者:梁林天慧博士 生命是天父所賜,父母只是代管片刻。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各有長短,加拉太書6章5節提到,「因為人人必須擔當自己的擔子。」父母宜及早教導兒女自立、面對困難及承擔責任。
孩子的小小心靈需要甚麼 Part 4 睡前祈禱帶來安全感 講者:梁林天慧博士 家長每晚可安排一段講故事和祈禱時間,給孩子全程的專注,製造一段交心的時刻,讓孩子睡覺之前感到一種安全感,是很好的習慣。
孩子的小小心靈需要甚麼 Part 3 找一樣自己喜歡做的事 講者:梁林天慧博士 如何與0-6歲的孩子溝通?盡可能快速地回應孩子的要求或情緒,給孩子建立一個安全的基礎。爸媽可以養成與孩子聊天的習慣;經常關注孩子,用言語或非言語來傳達你的信息;全神貫注對你的孩子,是他們最渴望和最大的獎勵。
孩子的小小心靈需要甚麼 Part 2 我們與孩子的親密距離 講者:梁林天慧博士 孩子需要關注,雖然孩子也會緊纏其他成人,但媽媽仍是他們最依附的人。媽媽對孩子的依附給予溫暖、敏銳、可靠的回應,對孩子的成長帶來積極的心理發展,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